漫谈手游行业的女色宣传与性别歧视

编辑:色色 发布时间:

今年春晚关于“性别歧视”的争议闹得沸沸扬扬,再放眼手游行业,比比皆是的女色宣传似乎也与性别歧视脱不开干系。那么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手游行业中呈现出的是怎样的景象呢?

作为一个不太地道的南方人,虽然过年不会像北方人一样吃饺子,但还是一直保留着看春晚的习惯。但笔者发现,今年的春晚似乎要比往常热闹了许多,观众除了对节目好看与否的讨论以外,更多将焦点集中在了对节目中出现的歧视因素的争议,比如冯巩的小品中将女性比喻为“二手货”,以及不断出现的“剩女、”“女汉子”这样有些刺耳的名词,甚至还有网友发起了让春晚节目组向女性道歉这样声势浩大的声讨。笔者作为女性,同时也是一名手游媒体从业者,因此很快将这次的焦点与所从事的手游行业联系到了一起。那么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手游行业中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呢?

春晚节目中出现的“二手货”、“剩女”等次引起观众诸多争议

为迎合男性玩家而生的“女色宣传”

也许有人会疑惑玩游戏和性别歧视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这两者最大的联系就是男性玩家的数量要多于女性玩家。然而正因为男性是游戏的主力军,那么作为厂商,自然要想方设法迎合这一大部分玩家。至于如何迎合,也许你随便打开一家大的手游门户的网站就知道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裸露女性图片、对于女性身体某些部位的夸张刻画、以及在标题即文章中无处不在的“乳摇”、“男性福利”“萝莉控”等字眼,这些无疑不刺激着男同胞的荷尔蒙,从而起到对游戏的宣传作用。虽然许多玩家往往打开游戏后才发现“实物与图片不符”,但默默吐槽两句后,这样的当下次还是会继续上。而当游戏开发商发现这招屡试不爽时,自然不会放过这种简单粗暴立竿见影的宣传手段。

说到底,还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性冲动”在作怪。然而作为人类繁衍生存的必要条件,“性”并不是完全不可说,相反它还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然而若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由性衍生的女色宣传上,却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当然,对于这样的宣传手段,男性玩家自然是喜闻乐见的,而对那一小部分的女性玩家来说也已经是见怪不怪,最多就是调侃两句,倒也不会太过上纲上线。而一些对此现象提出异议的“分歧者”如加拿大籍知名女性游戏评论家安妮塔·萨克伊西恩,在提出游戏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后,不仅遭受到网络暴力的攻击,在生活中更是处处受到威胁。虽然这位女权主义者的言论稍有些极端,但网友的所作所为却让笔者想起一句话: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辩论,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要想辩倒一个人,就先在道德上搞臭他,进而不管争论的主题是性别歧视也好,是暴力血腥也好,都已经不是重点了。虽然有点扯远了,但足以反映出不止是国内,乃至国外都有不少的男性玩家,对于女性在游戏内关于男女平等的诉求还是存在着“党同伐异”的现象。

“女色宣传”究竟算不算性别歧视?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手游的“女色宣传”究竟算不算性别歧视?比如有的玩家认为玩游戏不就图一乐,何必要非上升到性别歧视上面?也有的玩家觉得如果非要钻性别歧视的牛角尖,那岂非什么暴力血腥同样应该禁止,那大家就都别玩游戏了,联机斗地主连连看算了。还有玩家认为很多游戏里也有对男性造成伤害的画面啊,他们都没叫冤,几张美女宣传图又算什么。这样看来,将开发商这类针对性的宣传归为“性别歧视”,好像确实是有些上纲上线了。

然而换个角度看,大部分游戏宣传都将女性角色定位为男性角色或男性玩家的物品,就像好多三流小说里的那样,女性角色体现出来的属性都是为了男性服务的,包括暴露到不合理的着装、夸张的外形、奇怪的思维模式等等。尤其在国内的游戏市场,游戏的质量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女色宣传才是唯一的重点。虽然这的确可以吸引到大量男性玩家到关注,但还是不能改变这会对女性造成伤害的事实。尤其是许多男性玩家看到一些以女性为卖点的游戏宣传时,心照不宣的嘘声很难让人心里舒服。

页游中以女色作为噱点宣传的比比皆是

那么有人也许要问了:有些游戏的宣传也是以肌肉裸男的形象出现啊,那是不是也可以说这是对男性的歧视?这倒未必,因为像这类宣传通常更符合男性的心理预期,暗示着他们能在游戏里扮演完全不同的自己,往往这个角色较现实更有魅力。再反观游戏开发商真正针对女性的宣传,多是一些小清新可爱的风格,比如《暖暖环游世界》、《梦幻蛋糕店》以及《糖果粉碎传奇》这样的作品是攻陷女性的主力军,而大雕猛男这样雄性荷尔蒙都要溢出手机屏幕的图片或文案基本上很少见。是否因为性的元素对于女性的吸引力不如男性呢?或者是开发商并没有摸透女性玩家的心理?这些有趣的问题倒需要玩家自己慢慢琢磨了。

总而言之,在笔者看来,游戏开发商在进行“女色宣传”时,女性形象的卖相直接关系到这款游戏的点击下载量,而男性玩家往往乐此不疲全盘接受,因而性别歧视的因素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非女色不宣传?

因为笔者是女性的缘由,所以写这篇文章时多多少少带有一些主观因素,但不得不承认,以“女色”对游戏进行宣传的大势在目前看来是无可逆转的。其实不止是游戏,放眼各行各业,以女性为卖点的比比皆是。从宣传的角度来讲,受众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因而用爆点来吸引受众也无可厚非。但是无女色就真的对游戏起不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吗?其实也并非如此。比如一直占据手游排行榜前三甲的《炉石传说》,或者风靡世界的《COC》,以及以文艺高逼格取胜的《纪念碑谷》,无一不是以自身出色的质量赢得玩家的口碑,而非单纯的卖肉。

再者说了,国家这几年不一直在打击“过度包装”吗?笔者看来游戏圈也改整整风了。放眼国内大部分的游戏,多是以武侠、仙侠为主题,虽然题材一直未许多玩家所诟病,但好歹也是大天朝独有的文化,好好搞还是能搞出些名堂的。尤其是大部分倚靠“病毒传播”的页游,往往是宣传劲爆,后续无力。各种美女、萌妹、御姐轮番轰炸式宣传后,游戏质量却让人不忍目睹,不断消磨着玩家对于国内手游的信心。

而将目光移回手游行业,也并未比页游强多少,现如今国内大部分手游厂商是从页游转型过来的,运营手段还是页游的那一套体系,因而也无怪手游和页游的宣传套路都是似曾相识了。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国内的玩家群体发展也是良莠不齐,相较于游戏的品质,对游戏的爆点更为看重。但正因如此,游戏开发商更应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并将重点放在游戏的品质上,一味刷新下限迎合玩家低俗品味无异于游戏行业的良性发展,长久下来必定是饮鸠止渴。因而归根到底,游戏品质才是硬道理,同样作为玩家的笔者,更希望从宣传中看到游戏的可玩性,而不是充斥整个画面的“事业线”。

 

虽然从目前看来,游戏行业还是属于男性的世界,从开发到玩家,处于男性立场用男性思维考虑问题的模式已经形成惯性。但如今的游戏玩家曾与此前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游戏不再是男性专属,女性玩家的用户感受也越来越受重视。游戏中的男女平等问题将会在可见的未来更加突出。面对这一问题,对问题的分歧者群起而攻之并不能解决问题,玩家的清醒理智的思考才是长久之道。